8月9日 星期二 阴
亲子日记第274篇
“惩罚”带来的弊端、坏处很多,但为什么家长还是习惯善用这个来教育孩子。一是短时间内见效快。这在孩子没有形成独立意识之前,惩罚是很有效的,孩子什么都依附着你,没能力去反抗。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独立意识越来越强,那么惩罚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孩子很可能还会同你硬碰硬,你管教不了他了。二是家长的控制欲和掌控感,还有家长情绪的宣泄。把孩子当成了转移情绪的工具。
“惩罚”的弊端:一是造成了亲子关系的疏远。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可能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可能得用一生的时间去治愈。同时这种模式有可能会延续到下一代的家庭教育中。二是孩子会把所受的惩罚与其所犯的错误相抵消了,意识不到自己所犯的错误,不会去反省改正,下次还会再犯。三是撒谎。因为孩子害怕家长的惩罚,就会撒谎隐瞒自己所犯的错,这样以来孩子更是逃避了自己所犯的错所承担的责任,那最后造成的后果真是不可估量。因此惩罚这个方法还是要慎用。
对于“奖励”这个方法利用起来也要适度。特别是物质的奖励,不能长时间使用,当需求不再吸引到孩子时,这个方法就不管用了,失去效应了,物质奖励的时效是暂时的。
孩子没有自信力,那么就需要外在的奖励来帮其发动起来,当孩子对自己认可了,有能力了,形成习惯了,那么就要从外在驱动力转化为内部驱动力。内部动力才是孩子不断追求的根源。
最好的鼓励是精神奖励。父母言语上对孩子的认可和赞赏,是孩子可以长久坚持的最佳动力。多使用一些赞美和和鼓励,首先要看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要具体化表达出来,肯定孩子的进步、能力,相信、信任孩子,给予其信心。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无论是使用惩罚还是奖励的方法,都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家长不能用控制强压孩子;家长要做到心口合一,从内心深处认可和鼓励孩子,不要敷衍,让孩子感受不到你对他所做事的重视,失去了继续下去的动力。
对不同的孩子要用适合的方式方法对其进行奖励。对于成就感强的孩子,多些精神奖励,适当的物质奖励;成就感低的孩子,物质奖励伴随着精神奖励,等孩子成就感提升后,再慢慢过度到精神层面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