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在学校都有可能遇到“坏同学”,家长如果需要出面,目的应该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而不是去报复。针对不同的对象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一个底线,就是在生理及心理上都不能伤害那个“小敌手”,而是像尊重自己的孩子一样,尊重那个孩子。同时要考虑所采用方式对自己孩子人格行为的影响,以及对他今后人际关系的影响。爱孩子,就帮他创造一个和谐的局面,不要给他制造麻烦。交流上不做伤害孩子自尊心的事;思想上相信孩子本质还是好孩子:理解所谓坏孩子也只是普通孩子,一视同仁对待。
教会孩子保护好自己;越单纯的孩子越容易在外面收到欺负,所以把孩子教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使,并非一件好事,一旦遇到负面事件,他会顿时不知所措,在“温室”和“玻璃罩”里面长大的孩子容易走两种极端,要么就是软弱的被人欺负,要么就是过早的突然的进入叛逆期。遇到那些孩子觉得不可理喻的人和事,不妨让孩子自己先说说他的看法和他的处理方法,一起来探讨这是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尽量让他主动思考而不是一味的听你说教,但是最后也不忘告诫他,如果别人对你并不是那么善意的话,你可以考虑以后尽量远离他,看到他靠近你,你要开始警惕,不管怎么说,首先你要保护好自己。
孩子们始终要长大,始终要学会自己独立面对很多事情,送给孩子最好的一份成长礼物就是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让他以后可以沉着地应对很多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既不会软弱的任他人欺负,也不会盲目的跟着学样,他自己给自己的内心设定了一条底线,那么将来进入比学校更为复杂的社会,他也可以应对自如,这便是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