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日记第1024篇
2022年8月15日星期一阴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其实就是结合、配合的关系。而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之间,学校应该是主动者,要主导学生教育工作,对学生健康成长尽自己最大的责任。比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努力做到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同时因地制宜努力开发校本课程,给学生学习、成长更多的选择,为学生健康优秀成长负责,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
同时作为教育主体,学校还要承担弥补特殊家庭教育缺失任务,当今进城务工潮造成农村许多孩子短期或长期失去了直接监护人,出现了诸多事实上由一人抚养的“单亲家庭”,或由祖父母或亲戚代为抚养的隔代教育现象。因此,就产生了农村的隔代教育问题。隔代的老人多对孩子溺爱放纵,注重让孩子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父母与“留守学生”的亲子关系维系较为松散,“留守学生”的情感缺失现象严重。由于受观念和文化程度的影响,许多农村家庭的家庭教育存在着方式和方法上的错误,从而导致家庭教育处于缺失、半缺失状态。为做好这些孩子的教育工作,应该改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替代父母”的责任意识,清楚地意识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有机的整体,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要把“替代父母”的职责很好地融合进来,要求教育工作者平时多关心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承担父母的部分教育职责,例如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道德发展状况,提供亲情式的帮助,处理突发情况等。对部分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学生存在的心理缺陷,注重“心育”,坚持正面引导激励,辅以严格要求,培养他们“自觉、自理、自律、自强、自信”的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