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上进是他的天性,只要不被扭曲,就一定会正常生长。反复的批评就如同贴到墙上的“记过簿”,会把孩子的缺点固化下来,使孩子难以和那个缺点剥离开来。我们要多肯定孩子,鼓励孩子,方式有很多,我们没必要用物质奖励这种低级的做法,可以换成很多高级的做法。
倪萍曾经在《姥姥语录》里写过, 姥姥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在孩子的眼里父母就是“神”,他们深深的信任着父母,对父母的话深信不疑。父母对孩子的肯定,增添的就是孩子的自我肯定力。
尹建莉老师她给女儿圆圆弄了一个本子,专门记录做的好事。比如:“收好玩具”、“扔垃圾”、“学会认钟表”等等。尹建莉将其称为“记功簿”,记功簿实质上是带给孩子一种荣誉感,孩子会极其珍惜这种荣誉感。“记功簿”形成的是一种正面暗示和良性刺激,孩子在其中感受到成就感。她在文章中特别提到: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避免惩罚记录,避免过错的强调。
正如龙应台所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他渐行渐逝,你站在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然后,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我们不可能永远陪伴孩子左右,他们的未来都要靠自己,我们应该早早的抛弃物质奖励这种低级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