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7 星期二 天气晴 日记第278篇
说谎心理:孩子天生不会说假话
撒谎是一种虚构事实的行为,这种行为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对待,会逐渐加剧,并稳定成为人个性心理的组成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过谎的行为,一位母亲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放学时我问乐乐:“今天有没有考试?”他非常坦然的说:“昨天就考完了。”我相信了。
回家我才翻到一张数学试卷,只有60分,我很愤怒。
不是因为他的分数低而生气,而是气愤他说谎,震惊于他那一脸的坦然。
他什么时候学会说谎了?我无比心痛。
这一段时间他考试成绩一直不太好,我和他爸爸都很着急,脸色也不太好看。我想他是压力太大,昨天我们教训了他半天,因为他语文考了80分,今年数学不仅没有长进,反而比语文低了20分,他怎么敢告诉我们呢?只有说谎。
另一位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也有类似的行为:
马可幼儿园回家后高兴的告诉我:“我在歌唱比赛中得了第一,老师给我发了一块巧克力,可好吃了。”后来妈妈碰到老师,老师说:“没有啊!马可他根本没有参加比赛。”马可还对班里的小朋友说:“我爸爸是集团老总,我妈妈长得像白雪公主……”我非常惊讶,孩子什么时候学会“说谎”了。
一次,当我向李老师“痛诉”儿子的撒谎行为时,自己却遭到了质疑。李老师认为孩子撒谎多是跟大人学的,我反省自己的言行,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自己无意识的“撒谎”行径,已经成了孩子的“榜样”。
现在的父母都会对自己孩子的撒谎问题感到恼火,但孩子天生是不会撒谎的,谁都不愿意用撒谎来为难自己。他只所以撒谎,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模仿大人,另一个是迫于外界的压力。
孩子们很容易受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无意识的行为也会造成孩子学会说谎的可能性。虽然没有一个家长去教孩子说谎,即使经常说谎的家长也并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说谎,但如果家长在和孩子相处中经常对孩子说一些谎话,比如说“我给你买个玩具”,可是总不兑现承诺,或者是家长在孩子面前对别人说谎,孩子经常目睹这种情境的话,也会慢慢学会假话。
有时孩子并不想说谎,但是迫于家长的压力,他们便开始找借口来逃避父母的惩罚,比如,有的家长很严厉,孩子稍微有点小错,就开始大声训斥,打骂。或者是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凡事都干涉孩子,并且强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这些都会造成孩子的情绪紧张和不平衡。他们为了逃避处罚,于是开始了妥协,也开始了说谎。
当孩子宁可承受说谎带来的压力与痛苦,也不告诉父母真相时,说明孩子在潜意识中已不信任父母了。父母与其指责孩子说谎,不如去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给了孩子过大的压力,是否总想控制孩子的想法,是否自己的话谎被孩子听到……父母有责任通过改变自己唤起孩子的改变,使谎言止于“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