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臧睿谈心,问她在学校有没有什么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情跟我分享时,她突然来了一句:“妈妈,我不想做好人了。”
???我听的一头雾水,啥意思?
“咋啦,乖乖,啥叫不想做好人了?”
“今天上体育课,我看到小A没带毽子,就把我的借给了她。原来都是小B和小C用我的毽子,她们喜欢我这个软毛毛的,我这次没借给她们,她们就说以后都不跟我玩了。”
“原来是这样,那小B和小C有毽子吗?”
“有啊,她们有,只不过喜欢我这个,总是用我这个,就一次不给她们用,就不跟我玩了。”臧睿很沮丧。
“那你可以跟小A玩啊。”我建议道。
“小A个子矮,在前面。小B和小C站队的时候在我前后,我喜欢跟她们一起玩。”
“嗯,那你跟小B和小C说明白情况呀,她俩可以用你的毽子,那她们就把的毽子借给小A用嘛,毕竟小A没有毽子,这样是不是两全其美呢。”
“她们会借吗?”
“不试过怎么知道呢?真正的好朋友是会理解你的。妈妈明白你说的不想当好人是心里有委屈和埋怨,但还是当好人好啊,大家都喜欢好人,对不对?”
不知道下次的体育课会怎样,作为家长,一开始理应引导孩子相信善良。可她说的这种情况,其实在成人的世界很常见。就像一则小故事:甲不喜欢吃鸡蛋,每次发了鸡蛋都给乙吃。刚开始乙很感谢,久而久之便习惯了,觉得理所当然了。
当有一天,甲将鸡蛋给了丙,乙就不爽了。她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就是甲的,甲想给谁都可以。为此,她们大吵一架,从此绝交。
我们应该教育孩子,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美德,不要把别人对你的好当成了理所当然。请记住那些对你好的人,因为他们本可以不这样。
即使遇到了不珍惜自己付出的人,我们也要保护好自己,调整好心态,更不要生气,及时止损才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