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265 11.23 晴
中四班杨雯茹妈妈

💦 把责任还给孩子

很多小孩子从小就没有树立一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这都是由于父母长辈们的溺爱、事事代劳,在小孩子有了自己动手的能力以后,依然帮忙穿衣、洗漱、喂饭,孩子潜意识里就会认为,这些其实都是父母们的事情,催促自然就没有用。

很多孩子应该自己完成的事,都被父母干完了,表面上是节省了时间,实际上是让孩子失去了锻炼自己的机会。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孩子的做事能力只会越来越弱,孩子也会变得更加拖沓和懒惰,十分地依赖父母。

家长们的“越界”行为,把孩子的问题,变成了自己的问题,导致了孩子缺少责任感。

所以,不妨把责任还给孩子,不再事事代劳,让孩子自己重视起来。

💦 换一种方式催促孩子

孩子在6岁以前缺乏时间观念,他不知道时间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适当地增加孩子的紧迫感是可以的。但是这种紧迫感不可以过度,因为孩子的注意力本来就不如成人,如果在孩子还没有做完一件事前,就催促他赶紧做下一件事或者更多的事,他们就会把事情做得一团糟,甚至直接放弃。

一味地催促只会给孩子制造紧张情绪,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对你没信心,我必须监督你完成每一件事,所以我们常常能够见到这样的搭配,一个磨叽的孩子和一个唠叨的家长。

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慢慢做事是一种天性,因为孩子在探索未知和享受过程,家长们不妨多一点耐心。可以尝试将“赶快”变成“我希望”,比如,我们7:30要出门,我希望你提前5分钟就准备好。

也可以给孩子提供选择,比如,我们10分钟之内就得出门,这样我们看电影就不会迟到,如果不能,那么就只能少看前面一段,或者下次去看了。

大人和孩子的生活节奏本来就不一样,家长们可以尝试着去适应孩子的节奏,而不是将自己紧张、焦虑、愤怒的情绪带给孩子,那样只会让孩子质疑自己,造成心理失衡。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804819
推荐日记
《第309篇 2022.11.24 感恩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2022年11月24日 星期四 晴》
《22年11月22日 周二 今日开学 亲子日记(168)》
《学会忍耐》
《11.21.298天》
《有取舍--广纳善缘义理事(469)》
《作业风波——298篇》
《《这个惊艳韩国的女孩,四岁精通四国语言》》
《感恩》
《长大的孩子》
《感恩一切》
《胖揍》
《亲子日记第823篇》
《绘画》
《 随记》
《断、舍、离》
《日记282 2022.11.24 天气晴》
《感恩》
《1.20曲鋆妈妈亲子日记66《母子俩的自我反思》》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姚猪蛋妈妈—梁弯婉随意智慧女神成长记 706》
《一句话的反思》
《亲子日记610 2022.11.23星期三 作祸的熊孩子》
《亲子日记(371)生活美好,感恩遇见》
《291喜鹊》
《10.23 亲子日记第87篇,游戏中复习字卡宝宝》
《疫情反扑》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1.19.296天》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