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跟着武校学习了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学习的过程我脑海中浮现出很多画面。而这些画面细细想来都与发展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有关系。
第一个画面是我的孩提时期。过早的离开妈妈,没有与妈妈建立亲密关系,导致我性格中有焦虑,逃避和矛盾的一面。第二个画面是我女儿出生后,我竭尽全力地全程陪伴,与女儿的关系很亲密,女儿很有主见,很独立,安全感足够。第三个画面是当下很多年轻人在孩子出生后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自己落得轻快。
在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0-2岁是婴儿前期,这一时期妈妈要多亲近孩子,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母婴依恋可以是生命最初的纽带,会影响情绪、情感、性格、社会行为以及对人态度的形成,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所以,妈妈要意识到自己与孩子亲密关系的重要性,提升自身安全感,保持情绪稳定,才能养出安全感爆棚的孩子。而要建立这种亲密关系,妈妈在孩子小时要接纳孩子的哭闹,满足他的需求;要关注孩子的内在感受,正确、及时的回应;也要与孩子建立信任感,让他更好的探索世界。
第一个画面中的我和第三个画面中的孩子都是没有在关键期与妈妈建立亲密关系的牺牲品。而我有了自身的经历,才会从女儿没出生时就特别注意对孩子的陪伴。只要有时间,对于女儿的一切我都会亲力亲为,绝不假他人之手。所以,现在我与女儿的关系很好,很多在其他家长眼中很严重的问题,我在处理的时候就轻松很多。
通过学习,我可以将更多的心理学和家庭教育知识用于我的实际生活中。我相信,只有我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不断改变自己的心态,思想,才能顺应孩子的发展,更好地引导孩子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