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由于特殊的原因美没能聆听武校的直播课,有些遗憾,今天看了直播回放,开始武校给我们讲了两个孩子打碎玻璃杯的例子对比和阐述。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现象和规侓的科学,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了解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
皮亚杰心理发展特点:①感知动作阶段在0-2岁左右,借感知和动作经验适应外部环境,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最重要的手段。②前运算阶段(2-6,7岁),借表象思维适应环境,有了解符合功能,但不能很好地掌握,具有泛灵论,自我中心主义,思维具有不可逆性。③ 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获得守恒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但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以后),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发展快与慢有个体差异。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①婴儿期(0-2),信任感,怀疑感,品质:希望。②婴儿后期2到4岁,自主感羞辱感,品质:意志。③幼儿期四到七岁,主动感内疚,品质:目标,④童年期七到12岁,勤奋感自卑感,品质:能力,⑤青少年期12到18岁,角色同一感,角色混乱感,品质:诚实,⑥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孤独感,品质:爱,⑦成年中期(25-50),繁衍期-停滞感,品质:关心,成年晚期(50岁以后),完善感-失望感或厌恶感,品质:智慧,贤明。每个阶段都是成长的契机,都可以发展,和自己和解,和童年和解,都是成长的过程。
在物质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如何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如何放松自己,寻找心理的健康与和谐,已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新课题。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因为心理学与生活的价值就是让世界充满快乐!
尊重发展规律,教育回归本心先进的教育应该是基于生活融合学科的现象式教学,就是让课程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全面成长。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观察力,注意力,专注力和想象力。这是完全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的,也是让他们可以喜欢上学习的一个过程。从生活中学习,最终再回到生活;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给予孩子尊重和平等教育更多的是为了孩子的幸福生活而去学习。孩子成长的过程,成长是持续的过程,如果家长不尊重孩子成长规律,违背规律效果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