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几天时间读了《教学勇气》第一章的前几部分 看到一些好的句子: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站在个人与公众相遇之处,就像徒步穿行在高速公路上,处理川流不息轰
鸣而过的交通车辆,在百川交汇处“编织联系之网”。当我们试图把我们自己及学科与学生相联系时,我们会使得我们自己,还有学科,都容易受到漠视、评判、嘲讽的伤害。 为了减少我们易受到的伤害,我们与学科分离,与学生分离,甚至与我们自己分离。我们在内部真实和外部表现之间建立了一堵墙,我们扮演着教师的角色,我们的话语陈述脱离了我们的心灵,变成了"漫画书中气泡框中的话",我们自己成了漫画书中的人物。我们远离学生,远离学科,将暴露我们自己的危险降到最低,却忘记了距离使我们的自我封闭,这样的生活更加危险。这种“自我保护”性的自我和实践的割裂,受到了不信任个性真实性的学术文化的怂恿。在这种文化中,客观的事实被认为是纯粹的,而主观感受是需要怀疑的,是有瑕疵的。在这种文化中,自我不是有待开发的资源,而是需要规避的危险;不是有待实现的潜能,而是需要克服的障碍。在这种文化中,那种脱离自我的病理学报告会被作为学术道德的典范,得到很高的赞誉和奖励。我们学生对教育的内化结果极其不满:我们教育他们主观自我是没有价值的,甚至是不真实的。学生们的不满直接说明了:当学术文化贬低内在真实,仅仅赞誉外部世界时,学生和教师就失去了心灵。
如果我们已经失去了教学的心灵和勇气,我们怎样才能鼓起勇气振作起来?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即使孩子们犯了错误,也要俯下身子耐心听孩子讲解他为什么犯错了,以前的我总是对孩子厉声呵斥,总以为只有严厉了孩子怕我了,孩子们才能有心思去学习,或许这种方法也不对,所以,尝试着换一种方法对待孩子,和孩子成为朋友,每天正常开心讨论聊天,这样也不用每天绷着脸对着孩子,自己心情也会好一些,也会觉得当老师也不算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