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3.31学习心得体会
1

3.31图像

学习心得体会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生而无善无恶,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后,才会有善恶之分。但是,何为善,何为恶,善恶又是如何产生的?

武校长在讲座中展示的一个案例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一个小男孩在地铁中对着长辈大吵大叫,埋怨甚至是谩骂。透过现象看本质,我的第一反应是在这个孩子身上出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家长对孩子的宠溺,一个是孩子对家长模仿。因为家长对孩子无节制的溺爱,导致了孩子的无法无天,因为家长对问题家庭行为的模仿,导致了孩子行为的表现。作为一名教师,这样的孩子一定遇到过。

在我现在任教的班级里,有一个学生也是类似的情况,在初见这个孩子时,他给我的第一印象,这是一个“刺头”,上课时没有安分的时候,下课时满教室疯跑,惹事就更不用说了,总会有孩子找我“告状”,说他经常打人骂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后,一次下午放学,我“约谈”了他的家长,家长的态度是我们平时都很忙,来不及管他,他在家里说着也是不听,打他一顿就老实了,请麻烦老师在学校里多多管教。听到家长这样的回答,我便有数了,想要通过家校合作产生不了太大的效果,只能是让孩子做错事时,有苦头吃,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从这以后,我便对这个孩子格外关注。

让他彻底发生转变的是开学不久后的一节公开课。在这节公开课中,他一转往常的学习态度,回答问题特别积极,在又一次的回答问题后,我顺势抓住机会给他表扬,告诉他说,这节课中的表现,是我认识你以来学习态度最好的一节课,希望你能继续保持,坐下后又让其他同学给他了掌声鼓励,在掌声中,我明显得感觉到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光芒。下午放学前我用不喜不怒的告诉他,让你的家长留下,他的第一句话是问我,自己哪个地方又做错了,我不敢了,我要改过来,要不然回家又要挨揍。我反问他,找家长就是一定是要说不好的事情吗?这次是要表扬你,因为最近你最近的表现值得鼓励,让你妈妈给你准备好礼物,奖励奖励你。他似信非信,课后服务时第一次早早地认真完成了作业,似乎被表扬在他身上是一件稀罕事。在和他家长交流的时候,他从未有过的在一旁静静地听,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我告诉他的家长,判断学生成绩不一定是要用分数,我的看法是他的学习态度,同理,我们不能一直用批判的眼光,刻板的印象去对待他,也要根据他的表现发现他的闪光点,给他及时的鼓励。到目前为止,这个孩子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学生期望的,是得到肯定,积欲成恶,积善成德,静待花开!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971869
推荐日记
《送给孩子的一段话》
《2023年3月31日亲子日记》
《成长日记七》
《失败是成功之母........》
《读父母规》
《离苦得乐 (19)》
《你给自己打几分?》
《父母规》
《亲子日记~391》
《我和春天合个影(2023.3.30 星期四 天气 晴)》
《平凡快乐的一天》
《反思(10)》
《打孩子也要有方法》
《随记》
《随笔记(427)》
《教育碎思(6)》
《第十八篇》
《2023.3.31 尿床了》
《读书》
《亲子日记(34)——“告诉”》
《2023年3月31日 星期五 天气晴 刘珈辰妈妈》
《我的男孩正在慢慢长大》
《风和日丽》
《我让儿子饿肚子有感》
《被爱着的幸福》
《安全演练》
《3月26日星期日晴290》
《今天不累了!》
《感想》
《运动会上的足迹》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