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始,早上从听着金老师的绘本故事中醒来,讲了主人公是一位被木匠雕刻的木头人,因为从被雕刻出来的那一刻开始,就被身边的人贴上了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不好的标签,时间长了,久而久之让小木头人变成了一个自卑的,胆小的人,后来源于另一个木头人的启发,他鼓足了勇气去找木匠,让木匠为他想办法,不让别人再给他身上贴不喜欢的标签,后来在木匠的点拨下,他勇敢的做自己,从此以后那些不好的标签再也贴不到他身上了。从这个小故事想到了现实生活中自己的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也把自己的孩子无形之中贴上了很多的标签,比如:爱哭鬼,胆小鬼,不爱学习,不自信等等太多的标签,孩子在父母眼里得不到鼓励和认可,不能做自己,记得前两天带孩子去潍坊参加声乐文艺汇演,因为当天的天气很热,化妆师给化妆完毕,孩子们又一遍一遍的彩排,加上和其他孩子们在一起玩闹,很快出了汗,刘海也被汗水打湿了,担心会花妆,没经孩子同意就拉着孩子过去找化妆师给孩子把刘海给梳了上去,完事后,孩子很不喜欢这个发型,一直嫌不好看,自己在那生气。当时我很不理解,总觉得这么做是为孩子考虑,却得不到她的理解,她还跟我生气。过后想想确实自己做的欠妥,只从自己角度考虑问题,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影响了孩子演出的心情。以后要做一个遇事情换位考虑的家长,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