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6
小小强

本周读书的内容是:手记二《与顽童打交道》中的第1节《教育呼唤民主、科学与个性!》中的三篇文章。

翻开这篇手记,映入眼帘的是这几行字,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爱,是教育的前提。对于“后进学生”教育要民主:用心灵赢得心灵。但对于“后进学生”来说,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换句话说,教育者对“后进学生”的爱,绝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应该是走进学生心灵的,当教育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不但是无比幸福的,也是无比高尚的,在这个过程中共同收获快乐。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本身。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要把教育主动权交给学生,教育者要善于用教育明智和机智,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可贵之处,对“后进学生”的坏习惯要循序渐进的帮助他们改正,不能一蹴而就,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也包括利用学生集体的健康舆论对集体中的“后进学生”施予积极的影响。把教育主动权交给“后进学生”,让他们在自我教育的同时又接收集体的监督,既允许其反复,又鼓励其进步,这最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科学。

对待“后进学生”的教育要“个性”:不以分数论英雄,要让每位学生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自豪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

对待“后进学生”不能只关注学习这一方面,行为习惯的养成可能更重要,要尊重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271374
推荐日记
《第2篇,补上补上》
《【87】一次考不好,并不代表你不好》
《2023.10.20亲子日记晴244篇》
《第132篇 重新开始》
《迷茫》
《最糟糕的一天》
《比大小》
《慢慢培养的习惯》
《表扬信》
《 亲子日记》
《亲子日记》
《五毛钱零食》
《亲子日记第228篇》
《搬搬之前的日记20190902》
《为什么我的花还没长大》
《暴躁的妈妈 2023.10.20 周五 天气 晴》
《最后一天的决战 10.19 刘雅茹自己》
《20191122做成长型父母难不难?》
《10月18日研学(第219篇)》
《20190917》
《不妄不馁》
《目标明确,习惯成自然》
《采摘》
《冷水和热水》
《生日》
《少年当立凌云志,报效祖国正当时》
《从今天开始写日记,看看自己能坚持多少天》
《9月19日》
《2023年10月19日 阴 星期四 亲子日记140篇》
《2023年10月20日星期五天气晴亲子日记45篇》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