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家风"又称门风, 我一直认为,家风是一种无声的教诲、无言的嘱托、无痕的传承,是最基本、最经常、最具有影响力的正能量教育。很多人的家里都有家风,家风也是一种传承、一种习惯,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我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没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我们家庭和睦,互敬互爱,我家的家风其实很简单:一个礼字、孝心、诚实。我家的家风家训很简单,但让我受益匪浅,先说这个“礼”,能概括很多,但在我们家是不许用筷子敲盘碗。——因为用筷子敲碗又叫“讨饭筷”,是吃饭不能吧唧嘴,喝汤不许吸溜。——这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基本教养。是吃饭时,在盘子里乱翻,会被大人敲手。——吃饭夹菜要夹离自己近的,在盘子里乱翻是特别不礼貌的行为。是家里来客人,要谨记:茶七,饭八,酒满。全家人一起吃饭,父母都会教导:“老人不端碗,晚辈不动筷”。是筷子不许立插米饭中。——传统习俗中就犯了忌讳。这是我们家的礼。
再说这个孝心,妈妈结婚有了我和我哥那时,她们婆媳关系不睦,以前的我小时候不懂,直到我自己结了婚,才是有所体会。奶奶的那个年代孩子多,一家都有好几个儿子,儿子们都结了婚有了孩子,肯定需要人帮忙照看孩子,这就难免会有失偏颇,顾得了这个,顾不上那个,时间一长,就会有矛盾。那个年代,人口多,钱难赚。既要照顾孩子又得想办法赚钱,我想那时候的她也还是个刚当妈妈的人,是真想有人可以分担一下这一地鸡毛的琐碎生活吧,她们那时闹得有些僵。奶奶有天突然肚子疼急性阑尾炎住院了,妈妈二话不说,赶紧让爸爸出了住院费伺候着,包括现在也是,不管奶奶是生活的哪方面,妈妈都做到了面面俱到,这真是气话在嘴上,孝在心中。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的最早启蒙老师,是身教大于言传。也让我知道了不管有什么矛盾,我们也应该孝顺父母,这是做人的原则之一。
“诚实”它强调人们应该言行一致,不撒谎、不欺骗,做到真实、正直、可靠。有那么一件事至今让我印象深刻,爸妈带我去他朋友家玩,爸爸的朋友喝多了,兜里装了不少钱,不知怎么掉到了大门口的胡同里,他本人没察觉还出门走远了,爸爸不放心跟出来,看到了捡起来,跑着追上朋友,问清楚之后,又帮朋友塞回兜里还嘱咐他,要么放回家,要么看好别大意再丢了,我目睹了全过程,顿时觉得爸爸的形象无比高大。
待人以诚、以孝为先、 做人以真、 与人为善,我想这就是我家的家风。
良好的家风是一本既多彩又鲜活的教科书,伴随着孩子健康地成长。它虽没有文本要求挂在墙上,没有条目细则放在床头,但却在无形和潜在地发挥着教育功能,对孩子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家庭成员特别是家长的言谈举止影响孩子行为,陶冶孩子的情操,是孩子成长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