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猛火煮慢火温
一菩精舍

20231202

朱熹说:“今语学问,已如煮物相似,须爇猛火先煮,方用微火慢煮。若一向只用微火,何由得熟?欲复自家原来之性,乃恁地悠悠,几时会做得?大要须先立头绪头绪既立,然后有所持守。”

朱熹的意思是,求学问的过程,就好比用火煮食物一样。先要用大火将食物猛烈地煮一阵子,待它已经熟了后,再用小火慢慢地煨。食物尤其是难以煮熟的食物比如肉类,如果一开始不用大火猛煮的话,它根本就熟不了,但也不能一个劲地用大火,那样就会把它烧焦了。食物中的精华部分,则需用小火慢慢细细地熬出来。

朱熹认为,要恢复人原本的诚善之性,要为人生立一个大的规模,必须要用一段时期大量地刻苦攻读圣贤的经典著作。有了这样一个过程之后,才有可能再来悠闲地阅读,细心地体味书中精义;如果一开始就欠缺这个刻苦攻读的过程,那么一辈子就将得不到真正的学问。

青少年时期正是全职读书郎,早让孩子有意识的,并帮助孩子趁大好时候来一番“猛火煮肉”,即集中全副精力大量地日夜兼程地阅读学习新知识,借以立下对学问的兴趣规模。

唐明浩先生在点评曾氏语录时,也认同这种求学方式。他说:

人生在世虽然漫长,可以活到七八十年,甚至高达百岁,但不需旁骛,能系统读书的时间也不过十多年,这十多年的求学岁月对一生的事业和成就关系巨大。在这段时间里有没有“烧过猛火”,常常是日后的人生有无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人在学校里读书时不知珍惜,到了中年以后才痛切感受少壮不努力所带来的后果,再思补救,为时已晚。因为中年之后,按求学的程序,是应该到“慢火温”的时候了。那时若再用“猛火煮”,且不说各种条件已不具备,即便具备,“温”的阶段岂不要下移到老年,人到了老年,还能有大作为吗?

曾国藩曾说:老师朋友上下扶掖,即便是懦夫也会立有志向。我想起朱子的话:为学好比熬肉,先必须用大火煮沸,然后再用小火慢慢地煨透。我平生学问上的工夫,完全没有用过大火煮沸,虽然略微有点见识,乃是从悟性这个境界里得来的。偶尔用过功,也不过是优闲把玩而已,好比没有沸腾的汤,即便用慢火温煨,也将会越煮越不能熟透。

当今新东方的俞敏洪、火出圈的董宇辉,向母校武汉大学捐赠13亿元的雷军等等,莫不是在最好的年纪有了“猛火”的积累,方在漫漫征途中“煨透”出非凡的业绩和人生。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30611
推荐日记
《【第243篇】2023年12月1日 星期五》
《愉快的周六》
《慢慢来,顺其自然 2023.12.01 星期五 晴 503》
《随笔》
《语文素养展示总结》
《烙饼》
《收拾玩具》
《多愁善感的男孩儿2023.12.2》
《加油》
《日记》
《亲子日记第199篇》
《修心养性》
《只要放平心态,生活就会酸中带甜,苦中有乐》
《周六》
《亲子日记第66篇12月1日》
《亲子日记》
《没有得到的奖状》
《亲子日记第346篇 反思的结果是缺少规则》
《用心就会安心》
《《父母规》诵读 第554天》
《每日随记》
《亲子日记》
《2023.12.1周五 晴亲子日记第82篇》
《185篇20231202》
《2023.12.01(264篇)》
《孩子的成功,来自爸爸的改变!》
《“毛愣”与“圆滑”》
《小可爱在家的一天(437)》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12》
《姐妹情深》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