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亲子日记第128篇2月1日
天蕴美容养生

强迫孩子打招呼的害处竟然这么多,今天早晨还强迫儿子见人要打招呼了呢😂晚上看到一篇文章,分享给大家!


“见了阿姨,要主动说阿姨好”

“快说爷爷好,奶奶好”


相信无论是曾经孩子时期的你,还是现在你的孩子,都曾被迫着给各路长辈亲戚打招呼问好。


很多家长会说,在外面碰到认识的人或者家里来了客人,一定要把孩子叫过来打招呼。


要是小时候不教孩子礼仪,长大了就更难教了。


倘若碰到有的孩子怕生、害羞,还被家长强迫着去打招呼,孩子就会一边抿着嘴、一边往后缩。


这个时候家长就会觉得无比尴尬,甚至觉得自己没有把孩子教好,可能还会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没有礼貌……”。


强迫孩子打招呼这些“中国式礼貌”,其实害处非常多,有的可能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其自身成长。


01.

为何孩子不爱打招呼?


中国向来是礼仪之邦,很多人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灌输着各种待人接物礼仪。


在很多人心目中,主动打招呼是礼貌,见了面不说话,不问候,就是没有“教养”。


于是,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曾被强迫着去打招呼,有的孩子不想打招呼,或者心情不好没有听父母的话,就会被贴上“胆小怕生、不爱叫人”等标签。


那么,孩子为何不爱打招呼?难道爱不爱打招呼是天生的吗?

图像


1、不爱打招呼,是天生的?


我们知道,性格有内向跟外向之分,孩子不爱打招呼,很大的因素是受其性格影响。


但是,内向的性格只是性格的一个特点,并不是缺点。


内向性格的孩子一般都比较乖巧,是那种在学校里老师最喜欢的类型。


这种性格的孩子情绪比较稳定,腼腆话不多,有着强烈的责任心,感情细腻且善解人意,对陌生人有着天生的戒备感。


面对这样的孩子,倘若家长还强迫着他去打招呼,他的内心是要经历一番痛苦挣扎。


强迫着性格内向的孩子去打招呼,很容易破坏孩子本能的内在安全界限。


2、怕生,是孩子在保护自己

 

不同的孩子,“怕生”的表现各有不同,有的孩子会变得很粘人,有的孩子不愿意开口,还有的孩子则在不安情绪的刺激下哇哇大哭……


回想一下,在孩子出生六个月以后,是不是有怕生的表现?


有的父母会感到不解,之前孩子任谁抱都可以,怎么现在就变得这么怕生,害羞了呢?


孩子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怕生”行为是正常的,这是因为孩子的认知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够区分熟人和生人,才会在生人面前有距离感。


孩子在0-6岁幼儿阶段养成的警戒心理,是他与生俱来保护自己的能力,他们透过那样的能力,逐渐学会分辨他人、信任他人。


许多长辈偏爱开朗活泼的孩子,看见“怕生”的孩子,就会用消极或否定的语气说:“这个孩子不会讲话”、“这个孩子太内向”了……


这些负面的暗示语言,可能会对敏感的孩子带来心理负担和阴影。


假如你是孩子,受到这样的评价,你会是什么心情?


02.

面对不爱说话的孩子,

父母该怎么做?


不管孩子是否打招呼,我们成人都不应该,也没有权利随意给孩子贴上“怕生、内向”的标签。


更不应该不打招呼就责怪孩子,将心比心,作为成人,在大庭广众之下被羞辱,也会觉得不好受。


身为父母,我们怎么忍心,将这种羞辱感强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呢?


陌生的人说一下孩子,孩子顶多置之不理,见到自己最依赖、最亲近的人也这样看待自己,孩子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罪恶感,难道自己真的错了吗?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科学地去引导不爱说话的孩子呢?


 

1、用正面的态度保护孩子

 

不爱打招呼的孩子,往往很敏感,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需要多一份耐心。


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摆正自己的心态,理解和接纳孩子的这种性格特点。


不要强迫孩子打招呼,更不要紧盯着孩子社交上的“弱点”,这样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恐惧社交活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需要时间去观察或模仿成人。


在每一次外出跟熟人打招呼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做好榜样,向孩子演示,如何与人接触,如何与人打招呼。


你的一举一动,孩子在吸收性心智作用下,都会默默记在心理。


同时,最为关键的一点,一定要站在孩子这一边,用正面的态度去保护孩子,当他人暗示孩子不打招呼的时候。


你可以友好地回应他人:“孩子不是不爱打招呼,他只是现在不想讲话,等他准备好了就打招呼了。”

 图像


2、正确引导孩子人际关系敏感期

 

3-5岁是孩子人际交往的敏感期,这段时间对于孩子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他们需要大人的理解,更需要大人有技巧的帮助。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可能会发现,3岁的孩子很慷慨也很大方,自己的好吃的、好玩的,只要小伙伴过来要,他都会乐意分享。


孩子4岁的时候,他们会主动拿自己喜欢的玩具,跟其他小伙伴交换对方的玩具,孩子们通过交换东西成了好朋友。


孩子5岁左右的时候,身边有几个固定的小伙伴,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喜欢玩共同的游戏,有着固定的伙伴关系。


5岁左右的孩子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几乎不需要家长出面解决遇到的问题了,他们有能力自己解决,而且还会特别重视小伙伴的态度。


甚至有时候会因为对方一句“我不想和你玩了”而难过很长时间,孩子在3-5岁人际交往的敏感期会经历这样3个阶段。


不管在哪个阶段,家长都要尊重和理解孩子。


用正确的态度,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和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孩子自己的方式,须遵守两个原则:


一是懂礼貌,会和小朋友合作,学会交流和分享;


二是受规则,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及态度,不卑不吭。


在此原则之下,成人就要管好自己的嘴,放开双手,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遇到的问题。

图像


所以,别再强迫孩子打招呼了,说教不如言传,用自己的行动给孩子做好榜样。


孩子在一朝一夕的熏陶下,自然会变得有礼貌。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447912
推荐日记
《人生百味,随意就好!》
《假期弯道超车是好习惯的超车》
《2024.2.1-76篇-又是崭新的一天》
《两个问题,两个作业(668)》
《2月1号 天气阴》
《亲子日记》
《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785篇~起床后的惊喜》
《2024新年音乐会 2024年1月31日 325篇》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
《2024.2.1儿子记》
《【755】2024.2.1 星期四 阴转晴》
《假期愿望》
《实现“弯道超车”,助力亲子成长》
《二宝的小心思》
《三喜临门》
《美好的一天~357》
《日记》
《下雪 阴 星期四 327篇》
《假期弯道超车观后感》
《过年,是回家的执念》
《2024.2.1》
《2024.2.1 阴 周四 964篇》
《诗词大会舞台剧的预约》
《别怕,我一直在!》
《 2月1日 晴 》
《人和事》
《亲子日记第128篇2月1日》
《2.《让孩子在假期里实现弯道超车》学习感悟》
《假期“弯道超车”心得体会731篇》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