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咱们诸城电视台的节目《好孩子是如何培养的》我受益良多,我发现四组优秀的家庭在培养孩子方面有一个特别明显的共同点就是:家长们的情绪都非常的稳定,无论爸爸还是妈妈,说话清晰有条理,不慌不忙,温文尔雅。遇到学习方面的问题,他们从不鸡飞狗跳,家长会跟孩子一起面对,共同解决问题,而不是暴跳如雷的指责孩子。所以,四组家庭中的孩子们也都有共同点就是:性格沉稳、高情逸态,面对问题沉着冷静,思路清晰。
虽然在跟孩子相处的方式上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相处模式,但是亲子共读、共写是他们每个家庭都在坚持做的事情,也形成了常态。坚持时间最长的心瑜妈妈已经写了14年之久,而心瑜也从会写字开始就陆续记录自己每一天的心得体会,所以心瑜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跟家长的关系更是处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这样融洽的、轻松快乐的家庭氛围是多少家庭都羡慕不来的呢。
然而,每一组家庭背后付出了多少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有的家庭没有电视,家长下班就是陪孩子写作业、阅读、写日记、做游戏;有的家长陪孩子一起读文章,一起写读后感,然后互相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有的家长把平时面对孩子不好开口的话写在日记里,孩子看到后也把自己的想法写到日记里,然后父女俩心照不宣;有的家长在双亲同时患病,面临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下,坚持写日记,抒发自己的压力和情绪,也同时教会孩子坚强和坚持的重要性。
跟他们比起来,我在孩子好习惯培养上的付出真的是微不足道,因为我自己都没全身心的投入和陪伴孩子,我也是从听了武校的讲座,听了很多父母分享自己的家庭通过亲子共读共写带来惊喜的变化后我才开始写日记。我才开始意识到作为妈妈,我和其他孩子妈妈的差距,我才想起来,我小的时候,是一个多么爱读书、爱写作的孩子。那时的《当代小学生》、《读者文摘》、《格林童话》等各种书籍是最吸引我的,里面很多文章我都读好几遍,里面很多名言警句我都记录下来,而且我都会把书籍保护的很好,所以我的作文水平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但是现在呢?现在的我面对孩子的问题愁眉不展,脾气暴躁。而我也好久好久都没读过书了,已经找不到之前的我了。
所以,当我听到、看到武校和那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心得和感悟,我自惭形秽。我打开抖音,去到董宇辉的直播间,拍下了一年的《人民文学》,每月一期。1月份的刊物我昨天收到了,打开书籍,就闻到了久违的、久违的油墨味儿,我捧着,闻了好久。我跟儿子说:“你快来闻,这是妈妈小时候最喜欢闻的味道”。其实,我更需要学习,我需要学习知识找回自我,我需要陪伴孩子一起阅读、一起写日记,一起长大,一起变好。而我上三年级的孩子,昨天也写了第一篇没有人要求和督促的日记。
一切都会好的,让我们陪孩子一起共读写,一起改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