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的早晨,闹钟响了,儿子还不太想起床。喊了他好多遍,终于慢吞吞的开始穿衣服。因为坐班车,出发时间是固定的,所以我一遍遍的说快点...厨房做饭的爸爸也过来催促。儿子显然很不爱听,并且表达出了他的想法:你们不要催我了,每次听到这些话我就感觉很烦。一直没太参与儿子日常的爸爸火气上来了,说了他几句,儿子委屈,眼泪打转。洗漱的时候我跟儿子说,爸爸妈妈可以不催促你,闹钟响了可以不再喊你,洗漱吃饭时间太长可以不提醒你,但是会出现一种后果,错过班车。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没能坐上班车,妈妈不会去送你。除非你自己能安排好你早晨的时间。儿子说,那妈妈你还是提醒我吧,不过少说几遍。我说可以。吃饭的时候,儿子又说要带着面包去车上吃,爸爸觉得不妥,又说了他几句。最后面包没有带,不是很开心的上学去了。
孩子走了以后,我跟爸爸说,其实儿子今天早晨只不过表达了他自己的想法, 我们也希望他是一个能够独自思考和行动的人,而不是父母说啥就是啥。他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真的很棒。我们不能要求他的想法很我们一样。如果我们觉得不妥,我们就耐心的引导他,不要对他发火。不然以后他会选择不表达不沟通。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想我们父母一定要清楚这件事情。二年级的孩子,有的时候会说,为什么一定要按照你们的想法来?父母是否反思过?为什么要呢?应该要按我们的想法吗?因为他是我们的孩子,就要听从我们?我觉得不能以父母之名,给孩子带上这样的枷锁。要尊重这个小个体,要允许他与我们不同,或者说允许他用他这个年龄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在他成长的路上,多给支持和建议,同时让他自己去实践和感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