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大宝小时候我和姥姥陪着去打针,姥姥总是在分散大宝的注意力,不要让孩子看到针头,现在看来是不要让孩子在忍受疼痛前还要经历心理上的冲击。起初大宝也就是推药后因为疼哭几声,后来再大些告诉他打针才能不生病,打针都会疼一下下,忍一下就好。因为他对“疼一下下”有切身体会,所以很快疼也不哭了,到了幼儿园中班,她对打预防针已经习以为常,从来都是勇敢面对,甚至有胆量看医生晃动着针管做准备。
我想说的是这件事让我特别留意对大宝进行心理建设,比方她第一次去医院补牙,担心她害怕,于是我收集了牙科诊室的照片、补牙的流程先给她讲了一遍,又找出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解释时语气也刻意轻松活泼。等到补牙当天大宝被护士带进诊室我站在门口眺望良久,貌似没什么问题才坐回走廊等,半个多小时后小象出来我假装若无其事地问他补牙怎么样,她说“没事呀,我一点没哭,医生叔叔提醒我钻牙时可能会疼,我说我妈妈早就告诉我了!”
孩子内心的恐惧很大程度上是对未知的恐惧,如果他事先了解整个过程的大致情况,还是有足够的忍耐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