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6 星期六 多云
“不,不要。你让我做的我偏不做,你不让我做的我就做。”
……
已经过了4岁生日的玺硕,在各位老师(不管是幼儿园里的,还是早教机构里的)眼中,他都算是较听话乖巧的孩子。但在家里,我发现他逐渐“张扬”起个性来,经常喊不动,还逐渐学会了顶撞大人。我意识到他这是自我意识觉醒,进入到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经历过几次生气,甚至“硬杠”无果之后,我开始思考:我们做家长的该如何应对这一时期的孩子?如何帮助他平稳过渡?
孩子是我们家长手心里的宝。我们做家长的,都希望孩子可以有个快乐的童年,有个健康的身体,希望孩子可以听话一些,这样照顾起来也会省心很多。可孩子毕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现在虽然年龄还小,但是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孩子出现逆反心理,往往是因为大人只按自己的想法要求他,想要他能更多地听从大人的想法,这样往往就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因为角度、需求、标准、经验等都不一样,孩子并不能理解大人的想法,出于想践行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的目的,往往就出现了孩子跟大人对着干的情况。而大人不理解或不允许,这样孩子就容易出现逆反。
“玺硕,把你的玩具收拾起来。”
“玺硕,你看玩具铺了一地,太乱了。赶紧收一收吧!”
这些话我每天都得跟他说几遍。可小家伙呢,要么装作听不见,要么就耍赖皮:“妈妈,我不想收拾。”
放假的日子,小家伙在家里白天几乎不睡。昨天中午我实在熬不过他,迷糊一小觉醒来,赫然发现他已经把刚分类收拾好的几乎所有玩具都拖出来倒了一地。客厅里自不必说,积木、磁力片、叠叠乐木头人……我都怀疑他倒出来是不是真正为了玩,或许只是因为太无聊,不知道玩什么好了。卧室的地面上,五颜六色的小绒球滚的到处都是,大大的沙发靠背被拖来铺在地上拼成了他的“小床”。而床上也未能幸免,床单皱在一起,玩具撒了一床……
每每看到乱七八糟的家,说不上火是假的。尤其是最近几天酷暑难耐的情况下,本身就容易心浮气躁,所以有时候也会训斥他,表现得很不耐烦。但几次下来,我发现发火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孩子会变的更不听话。“我不爱妈妈了,我永远永远都不爱妈妈了。”被我责备之后他常常自己缩在墙角里嘟囔,声音里满是委屈和可怜巴巴,仿佛要否定他常说的“我最爱妈妈”的话。我知道,在他幼小的心里妈妈还是他最爱的人,可是长此以往呢,如果我的做法经常伤害到他的内心呢?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对妈妈敞开的心门是不是会逐渐关闭?想想都不寒而栗。
孩子的逆反虽然给我带来了一些苦恼,但也同时让我反思和成长。孩子的言行举止无时不在提醒我要注意多观察和了解他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在他出状况时我应该及时回应,多给他鼓励、支持和陪伴。尤其是当孩子出现叛逆的表现时,可以带他出去走一走、逛一逛、玩游戏或者吃美食,让孩子慢慢安静下来,同时转移他的注意力,帮助孩子平稳地走出小小的叛逆期。当然,也绝不能一味迁就孩子。应该适当地给孩子设定标准和原则,做好孩子的榜样,慢慢改正孩子的行为问题。
可孩子不时顽皮淘气,很多时候确实让我抓狂。我也知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还需要不断修炼自己,最重要的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宝贝,妈妈和你一起成长!